【学生工作】“逐梦黄河畔 扬帆运河行”——机械工程学部“红齿轮”实践先锋队社会实践札记(一)

发布者:杨阳   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次数:13



7月17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机械工程学部“红齿轮”实践先锋队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红色文化的向往,走进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红色驿站及红色杨村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队员们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

一、缅怀先烈,感悟铁道英雄魂

第一站,实践先锋队来到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踏入纪念园的那一刻,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感染了每一位队员。在雄伟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前,队员们整齐列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鞠躬三次,以此表达对先辈们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走进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历史图片、珍贵的文物实物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徐徐展开,将他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先辈们克服装备简陋的艰难,到他们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队员们的心灵。队员们在参观中深刻感受到,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二、重温历史,体悟军民鱼水情

第二站,实践先锋队来到微山湖红色驿站,追寻革命足迹。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抗日战争期间,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开辟和保护了湖上秘密交通线,成功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等一千多名营级以上党政领导过湖,无一出现差错。这是一条充满危险与挑战的交通线,但先辈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展现了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在《芦荡烽火》的实景舞台上,队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驾船游击、芦苇藏兵的惊险与刺激。当《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时,队员们情不自禁地集体合唱,仿佛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歌声中,队员们不仅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深刻体会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厚与珍贵。这种情感的共鸣,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三、探寻足迹,学习先辈奋斗志

第三站,实践先锋队来到红色杨村纪念馆。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记录了杨村在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见证了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从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到村民们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支援解放战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队员们对当地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凝视馆内的展品,有的在革命烈士的照片前长久伫立,默默缅怀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有的认真记录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展品和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先辈们奋斗精神的传承。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正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感悟,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四、追源黄河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追源黄河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本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实地参观学习中,近距离触碰历史,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奋进的力量源泉。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红齿轮”实践先锋队的队员们在此次红色之旅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精神的力量。他们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革命精神化为行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 ©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部
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 邮编250353 鲁ICP备05046217号[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