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王玲特困生救助基金迎来意义非凡的成立二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机械工程学部精心策划并开展王玲特困生救助基金“一元捐”活动。

坚守如磐初心,细水源远长流
自2005年创立伊始,“王玲特困生救助基金”便以钢铁般坚定的决心,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决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这一伟大且温暖的如磐初心。在过去的二十年悠悠岁月里,该基金宛如一座希望的灯塔,累计资助超过200余名身处困境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他们跨越了人生中极为艰难的阶段,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截至2025年3月,近万人次参与捐款,捐款者构成丰富多样。这里面有秉持着高尚师德,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持捐助的教师群体。他们用持续的付出诠释着教育者对学生无私的关爱,成为校园里温暖的榜样力量;还有心怀感恩的校友,他们事业有成后不忘回馈母校,其中一位校友更是累计捐赠高达15万元。正是这些看似零散却又无比坚定的涓涓细流,持之以恒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助力特困学生的磅礴力量。王玲基金始终不忘初心,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将每一分钱都精准无误地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让每一笔善款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也正因如此,其公信力与日俱增,吸引了越来越多心怀大爱的人纷纷伸出援手,为此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点滴汇聚涓流,微星汇聚星河
本次“一元捐”活动秉持着极具亲和力与广泛参与性的原则,即普遍参与、额度“1元”、大额自愿。在活动期间,校园里活跃着一群充满朝气与爱心的志愿者们。他们穿梭于学校的各个角落,无论是熙熙攘攘的教学楼前,还是书声琅琅的图书馆周边,亦或是人头攒动的食堂附近,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热情地向广大师生宣发传单,一边递上传单,一边耐心细致地介绍王玲基金的发展历程、过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本次“一元捐”活动的深远意义。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鼓励师生们参与到这场爱心义捐中来。


人人可贡献的“1元”,看似微不足道,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让帮助和救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变得实实在在、可触可感,让每个人都深切地意识到,自己哪怕只是付出小小的一元钱,也能够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学子送去一丝温暖与希望,都能够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微薄之力。这种触之可及、入目可见的捐赠方式,如同一颗颗微小的星星,看似微弱,却在不断地汇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点点滴滴捐赠积少成多,为王玲基金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添砖加瓦。
爱心相汇:互动捐款凝聚温暖力量
在此期间,活动收获了众多令人感动的善意反馈。广大师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少同学在捐赠后表示,通过这次活动,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改变,今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老师们也纷纷表示,会在课堂内外主动支持并大力推广王玲基金和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进来,让这份爱心能够持续传递下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无数个一元,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了强大的助学基金。这股基金力量,正源源不断地助力特困学子完成学业,实现心中的理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社会这个庞大的机器中,每个螺丝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都是大国重器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关键。同样,在教育的星空中,每一位学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愿在王玲特困生救助基金的关爱与支持下,每位学子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绚丽之花,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