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实践,服务培养创新人才,学部决定开展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3月3号(周一)下午2点
地点:机电楼A217
二、比赛形式
线下答辩
每支队伍限时5分钟
三、参赛资格
凡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四、参赛作品分类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加)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此外,在主赛道外,国赛组委会将开展“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赛和“黑科技”展示活动。
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类别设“黄河文化专题”,聚焦黄河文化传承创新,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鼓励广大师生围绕黄河文化的历史研究、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与立德树人、黄河文化与文化自信、黄河文化进课程进教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选择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 5 个组别中的 1个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五、参赛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科生参加),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
5.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可自选上述5个组别中的一个报送。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6.鼓励申报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
五、答辩材料要求
1.每支队伍需在3月2日(本周日)18:00-19:00将申报书(打印五份)交到机电楼A124。
2.材料提交:3月1日(本周六)15:00前将PPT等需要展示材料发送到邮箱404991750@qq.com
六、其他注意事项
如有疑问,请联系
团委荆老师:0531-89631133
学生会科创部部长魏昊泽:1886345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