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不负青山不负人”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学生三支部开展党课学习活动

发布者:杨阳   发布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11


11月14日,机械工程学部学生第三党支部举行了以“不负青山不负人”为主题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八期党课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由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马静同志主持,全体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共同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精神的理解和领会。

本集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这一重大主题,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经据典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等经典论述。本集旨在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定义、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等方面,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深入阐释和精准解读。

通过本次理论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规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殷切需求,而且有助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学生感悟”:

(1)材控22-1王震

在深入学习《平“语”近人》特别节目“不负青山不负人”之后,我深刻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该节目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讲话精神,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至关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地球。

节目中,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呈现了生态保护的具体实践和显著成果。从“悬崖村”的转变到临沂舰的珍贵历史,这些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唯有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此次学习经历进一步坚定了我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个人力量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真正做到“不负青山不负人”,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机器人21-1黄博

观看《平语近人》第八集后,我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句话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美好愿景,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指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集内容,我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指南。这一理念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发展与保护之间关系的传统认识,而且为各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方向。

节目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他本人身体力行参与植树造林等生态活动的身影。这些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节目还介绍了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牺牲环境,而应该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对当代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世代负责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平语近人》第八集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激发了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的决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3)机器人(SI)22-1李兴茹

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8集《不负青山不负人》后,我深受启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集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这一集让我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珍视,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我们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其次,这一集还让我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这一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正朝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稳步前进。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版权所有 ©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部
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 邮编250353 鲁ICP备05046217号[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