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刘贵杰:第十一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发布者:杨阳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11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公布学校第十一届本科教学优秀奖表彰名单,工程学院刘贵杰教授荣获一等奖。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是奖励学校本科教学的最高荣誉,自2003年设立至今,已累计评选11届,旨在表彰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鼓励更多教师投身本科教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介绍

刘贵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任山东省专业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理事。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研奖励6项;主持国家新工科专业建设项目、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一流课程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教学奖励6项。2016年入选青岛市拔尖人才、2018年入选潍坊“鸢都”产业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学校第六届教学名师和青岛高校第五届教学名师、2021年入选山东高校教学名师、2023年入选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24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刘贵杰‍‍

刘贵杰在三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培育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他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在海洋环境保护作业装备、深远海海洋牧场智慧化建设关键技术、设备安全维护及灾变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他致力教学教改,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内容具有前瞻性,紧跟时代脉搏。加强课程思政,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课堂在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塑造中的主渠道作用。

他长期致力于实践教学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及省部级大赛,获二等奖以上20余项,构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和多元协同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该成果获2018年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他负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期间,专业先后获批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同时,他还不辞辛苦承担了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任务,完成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国际三体系认证工作,为我校学生工程实践、工程认知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自1993年从教以来,先后主讲过《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概论》、《机械设计与CAD》、《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测试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工程认知实践体验》等10余门本科课程,承担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电子电工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场指导工作。

课堂授课

为适应国家海洋战略对涉海机电装备人才的需求,在海洋工程背景下,他积极探索机械专业知识体系、授课内容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之路。精选典型海工装备作为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和工程测试技术的授课案例,融合先修课程、平行课程及后续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构建了机械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以利于学生将海洋背景知识、授课内容和专业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他还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大力推进“项目驱动、大赛牵引、企业专家工作站实施”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动模式,精选涉海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和专家工作站,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产教、科教深度融合的大学生培养模型,依托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研发内容,建立课堂教学案例库和实践教学项目库,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沉闷、僵化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解决企业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盲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于探索的科学家精神,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锤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结合我校海洋优势,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新增了“水下机器人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特色课程,出版了《水下机器人现代设计技术》、《自升式海洋平台环境载荷实验和分析方法》、《海洋工程装备CAD制图》等海洋特色教材,负责建设了海洋特色课程群,为高素质海洋特色机电工程装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

他带领团队开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并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基于专家工作站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样板,成效受到中国海洋资源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企业也因此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共赢模式激发了一批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热情,改革理念与思路得到同类院校的广泛认可,并受邀为多所高校做教育教学研究报告。2022年负责申报的《面向新工科的“三观协同”现代化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 “高等工程教育”期刊,并受教育部教学发展规划中心邀请在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做主旨报告,进一步推广改革获得的教学成果。师生普遍反应,他专业功底深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讲课内容脉络清晰,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深奥的科学现象,且见解独到。能够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授课内容生动形象,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课效果好。他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是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也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所有受教于他的学生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实习实训

刘贵杰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复杂机电装备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针对海洋环境保护、深远海养殖装备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和校企联合创新,阐明了面向复杂海洋环境特征的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创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海洋工程结构环境载荷系数的并行求解算法,建立了海洋工程结构的拓扑优化技术,开发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海洋工程装备健康状态在线监测与损伤诊断系统,发明了系列水下作业智能装备,研制了海洋环境要素立体剖面监测系统,为国家海洋资源开发和透明海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0余篇,获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科研成果获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9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研奖励。2023年入围全球顶尖2%科学家榜单。



版权所有 ©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部
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 邮编250353 鲁ICP备05046217号[网站管理]